回文章主頁

自保互利的罪性──談教會的相愛與相爭

  

相愛相爭在教會
  在教會生活了半世紀,看慣教會肢體來來去去,努力拉羊或佈道,那邊廂不斷流失,實在叫人婉惜。自己曾開辦一個名為”傷痕教會”的課程,談肢體之間的傷痕與醫治。知悉北宣教會許志超博士開辦的”相爭相愛在?會”課程,多年來很想報讀,惜都與自己的時間不合,今年工作量大幅減少,終於可以報讀,獲益良多,也慚愧不已。

自保與自以為是
  雖然課程只上了一半,老師透過社會心理學的研究,透過簡單的遊戲和小組討論,帶出了幾個重點。

  一般人與人相處時,總會有自保或過分自信傾向,例如我對事情的明白程度比你高比你深,所以我講你要聽。可是當雙方都有這種傾向時,靜心客觀聆聽都付諸流水,因為每個人都想自己的意見和看法,被聆聽,被接納。

  在查究事情及落判斷方面,我們會善待自己,傾向指摘別人。社會心理學上,稱為歸因謬誤。例如當自己不適當地使用流動電話(上課期間),為了替自己開脫,會歸因為環境需要或問題,例如家裡有急事。可惜這種歸因方法,或稱為外歸因,卻不會運用在別人身上。當別人不當地運用流動電話(也是上課期間),我們多會用內歸因,指摘別人不尊重別人,內歸因指向人內在價值,外歸因歸咎於環境因素。這正應驗耶穌所說,我們看不見自己眼中的樑木,反看見別人眼中的刺。

堅持已見或有原則
  老師在課堂裡,也曾運用小遊戲,挑戰同學們反思,自己是堅持己見,不肯反省和改變,或真有原則。遊戲也頗為有趣,同學們都發出會心微笑,班上有同學不肯被游說去改變立場,同學的說法與後來老師的說法一樣,認為自己有自己的原則,所謂原則,或堅持原則,表面聽來頗為動聽,實則可以是堅持已見,不肯反醒或改變自己的錯誤。

互利或共同關係
  聖經鼓勵肢體建立只同關係,不分彼此,不分你我,禍福同享同擔,可是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指出,大部分的人,就算是有同一信仰,仍然追求互利關係,我要從關係得到好處,我才會繼續這段關係,教會肢體關係的基礎,離聖經甚遠矣!

  這個課堂給自己很多反省,如果能早點向老師學習,相信自己過往傷害別人的次數會減少,認為自己被傷害的機會減少。希望多些信徒能從這課程裡得益!減少傷害,減少誤會,學習放下自我,學習與肢體成為真正的肢體,同享生命!

(2015/05/25)